买壳者言
有的买壳需求是实业公司提出的,比如一家做水产、种植的公司,属于生态农业,说要买壳,就派出代理坐高铁赶来,专门参加这次聚会,但是这家公司并没有对代理交代自己为什么一定要买壳,为什么不自己挂,对新三板的期望如何,打算上去之后融多少钱,以自己的业绩预估能融多少,是不是真值得为了这些期望中的融资花钱买壳,等等。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简单而不十分清晰的需求,需要去梳理,去分析,去算账,去给企业摆明利害,然后才有进展。
有的买壳需要就比较清晰一些,比如,想买轻资产的壳,不限地域,越简单越好,拿来装自己的资产。这样的需求,基本算过自己的账,也知道壳费大致多少钱,知道新三板是什么样子,差不多可以试试碰条件了。
有的买壳需求是成套的资本运作中的一环,比如,专门收一些原主觉得“毫无希望”的壳,然后拿现金定增进去,再用这个壳开展业务,业务好起来,就去别的资本市场(如海外)试水,套现退出后分钱。这个路径已经尝试过前后两端的环节,现在的任务就是收壳,大量收壳,但是开始不给壳主钱或者稍微给一点,整个流程运作完需要1-3年,目前已经谈成了一家,期待更多家同意这样干的。
信息的清晰有利于推进交易。市面上有很多的卖方消息,但大都是只给出行业,地域,价格,没有更多。出于操盘方案设计考虑,买方更希望卖方或代理能对其所控壳资源有一个基础的阐述,比如,地域,行业,业绩,基本面,哪一年挂牌,股东是不是10以下,有多少流通股,是不是半年内股份可全部解禁,价格控制在多少,居间费;这样才会有个基础认识匹配性问题,看看是能解决公司什么问题,像行业瓶颈,现金收付,环评,股东套现,自身公司股权结构的复杂难题,长年财务问题等等。
卖壳者言
卖方代理其实很辛苦。
和A股壳一样,壳主基本没有亲自出来卖壳的,都是代理操作,虽然市场上新三板壳很多,但是真不容易匹配成功。经验是,买家推动的容易成功,比如一位老板,自己三块资产,申请挂牌觉得太慢,要买壳,他自己着急买,这就容易给他介绍成功,一共买了三个,其中一个前后手续搞了半年之久。
卖方的体验是,很少遇到谁因为挂牌挂不上而买,很多人都是为了资本运作而买,比如有人想把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全收一些。
关于新三板壳的行情价,卖方经验是,北上深1600-2000,其他地区便宜。与以前相比,这个价格其实是在微微下滑的。
中介费用,有的券商打包价175万,出动专业团队去做,而又的券商,市场价打包200万的业务可以报价100万去做,图的是“后续业务”。
很多壳主并没有太多的市场参与经验,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壳应该在什么时间以什么价格卖出才是最优选择。比如,一位壳主说自己的壳要卖一亿元,他的理由是:隔壁公司也是新三板公司,被一家上市公司买了,人家就卖了一亿,所以他这个也要卖一亿。当然这位不可能卖掉。话说这位壳主丝毫不管隔壁公司神马行业神马规模神马业绩才能卖到一亿啊……
而另一个壳,在市价2200万时,买家给2100万他都不肯卖,当时几个北京买家看上了说去尽调,然后壳主就有了太高的心理预期,“一下子牛了”,这家迄今没有卖掉。这样的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壳,肯卖的理由是“股东心情不好”,但是价格呢,在市场价掉到1800万的时候,他想买2400,理由是去年接触的买家都给了这个报价。
还有就是居间费,报价都是200万以内,超过200万的话,交易就很难成功了。这方面的经验是,利益分配是核心问题,给大家摆清利益之后,只留一家居间操作就行了,其余的人最好别都掺和。需要具体操作的时候,很多的券商平台、通道都可以去执行。至于中介费,不给现金给股份也可以谈呀,股份加现金也可以呀。这里的现金可能只是几十万。
对于今年春节后出现的新三板壳业务小高峰,那是因为,一批预估亏损的公司进场卖壳,遇到一批进场的新买家,双方开始磨合,导致了小高峰现象,但也是稍纵即逝,没有形成实际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