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上周五通报了六家审计评估机构被立案调查的情况,包括三家会计师事务所与三家资产评估机构。其中,像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等还堪称业内的“大腕”。多家审计评估机构被查,实际上也为业内其它机构敲响了警钟。
审计评估机构出现多种违规行为,本质上都集中表现为职业操守与胜任能力方面的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对于一家中介机构而言,职业操守与胜任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其出具的相关报告就会存在瑕疵,就有可能损害其它投资者的利益,也有可能导致某些利益攸关方从中渔利。
中介机构竞争激烈并非什么秘密,但如果仅仅为了利益而出卖了操守,那么这样的中介机构与人员也没有必要在市场中混下去的必要。其实,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审计机构能够履行勤勉尽责职责的大有人在。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度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中,有多达103家被审计机构出具了“非标”的意见。其中6家为“无法表示意见”,16家为“保留意见”,81家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虽然没有“否定意见”出现,但或许本身没有,或被某些审计机构所“掩盖”。
审计机构出具的“非标”审核意见中,最为严重的是被出具“否定意见”,这意味着上市公司或涉嫌财务造假,其次是被出具“无法出具审核意见”,再次为“保留意见”,而“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属于情况最为轻微。多家上市公司因被出具“无法出具审核意见”,而遭遇被ST的命运。
因此对于中介机构而言,客观出具审计意见并不难,103家上市公司被“非标”已经作出了最好的诠释。难的是某些中介机构被利益的“迷魂汤”蒙住了双眼,眼前只看到利益,而没有看到责任与操守。
近几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如火如荼,标的资产高估值现象已成市场的一大风景。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除了资产出售方欲千方百计抬高“身价”之外,作为资产评估机构的中介机构不尽责同样难辞其咎。特别是,当标的资产被高估成为市场的“普遍”现象时,会更加助长资产评估机构的乱作为。
审计与资产评估机构虽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某些不负责任的机构也同样损害了资本市场以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比如欺诈发行问题,仅仅把板子打到券商与发行人身上显然是“片面”的,某些提供审计服务的审计机构在其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此次监管部门对6家中介机构立案调查,最终的结果更令人关注。如果仍然只是像以往那样高高举起然后轻轻放下,或者只是“隔靴搔痒”式的处罚“意思意思”下,那么是无助于审计与资产评估行业的,当然也无助于我们的资本市场。笔者以为,作为中介机构,无论是职业操守还是胜任能力方面存在问题,都应该将其扫地出门。如果有了如此刚性监管措施,类似的违规行为必然会减少,也明显有利于净化中国资本市场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