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繁荣,离不开金融支持。文化企业版权的交易,离不开资产评估。长期以来,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文化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在金融机构那里却“打了折扣”。
一项指导意见有望改变这一切。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近日发布《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首次针对一个具体行业的具体资产种类制定评估准则。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激活国有文化企业活力,核心就是盘活其无形资产,而评估是其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引导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协会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可以起到引导、规范和示范作用;有利于推动文化金融合作,提醒文化资源方更加关注自己的无形资产,进行再发现和再利用,同时也为金融方提供无形资产作抵押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无形资产评估面临六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需求日益增多,部分评估机构此方面的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重,已从2011年的6%提升至2014年的20%。在无形资产交易方面,上海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无形资产交易额从2011年的0.28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46.1亿元,其中著作权交易额从2011年的0.22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20.8亿元。
中评协有关负责人表示,无形资产是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和重要资源,由于其数量大、形式多样、价值波动大、确定难等特性,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面临以下六大问题:类型复杂、辨识困难;评估难度大、方法有待完善;融资缺乏评估支撑;新兴业态遇到评估技术瓶颈;法定确认范围不明确、账内确认少;评估准则规范尚不完善。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拥有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致力于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服务的文化企业所拥有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却难以准确评估,这直接影响了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融资,进而制约文化创意型企业发展。
以影视企业产品为例,在制作、发行和放映的不同阶段,不仅涉及著作权,而且还涉及销售网络、客户关系及衍生品价值等方面,其中著作权又可以分解为多种不同形式的单项财产权利。对于人们所关注的明星效应、团队价值,其归属于哪一类无形资产也存在争议。
在评估方法方面,目前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等三种评估的基本方法,在进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如成本法在揭示无形资产价值方面存在局限性,无形资产的制作成本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并不是正相关关系,投资报酬率确定难;市场法缺少可类比的参照物,修正指标精准量化难,难以普遍应用;收益法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对于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确定具有较大主观性,难以保证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可靠性。
此外,以网络视频、动漫、手游、互联网内容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文化企业,相关评估遇到了技术上的瓶颈;一些体现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价值,难以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等等。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文化企业的品牌、商标、专利来说,评估其内容设计、创新更加困难。“比如说,一个电影剧本多少钱?导演、演员的选择都会影响其价值的实现,整个过程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在魏鹏举看来,更加现实的意义在于国有文化企业的保值增值。当前文化体制改革逐渐深入,不少国有文化企业硬资产量不是特别大,但其无形资产价值却很可观。比如荣宝斋,其品牌影响很大,在培育的过程中动用了公共资源,其转制后合作合资经营必然涉及无形资产。“因为是国有文化企业,合理评估是必要的,否则就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全方位破解评估难
在“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本”的过程中,资产评估是一个复杂艰难的工作,而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更是“难上加难”。近十多年来,文化产业都在纠结和摸索怎样合理地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和定价。
中评协有关负责人指出,《指导意见》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明确评估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应当关注不同类型的文化企业在政治导向、文化创作生产和服务、受众反应、社会影响、内部制度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产生的社会效益,对其无形资产价值的影响。
二是注重突出文化企业的特点,体现文化企业相对其他行业在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上的特殊性,明确各细分文化行业不同类型无形资产的范围和特征,以及评估需要考虑的各方面因素。
三是注重对评估实践的指导,突出操作性。部分条款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文化企业的典型案例,为评估实施提供针对性强的指导。
中评协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08年中评协修订发布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之后又陆续发布专利、商标和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构成当前“1+3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框架”。鉴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资产评估对推动文化产业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面临的现实困难,资产评估行业首次针对具体产业的具体资产制定了评估准则,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指导。
体现在内容上,《指导意见》针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特点,首次在资产评估准则中提出评估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要关注社会效益。同时,强调在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中有效识别无形资产的要点以及必要的调查程序,明确评估师承接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要求,便于评估师有序开展无形资产评估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
体现在方法上,由于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识别难度大,影响因素多,《指导意见》通过规范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具体问题,为评估师提供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方法和标准,并总结归纳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专利、专有技术资产评估等15个重点难点评估实例,对部分条款进行解读。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白皮书)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张晓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些企业必然要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以前是行政化配置,现在改制成股份制企业,改制成功的标志就是股权有没有人要,版权值不值钱,最后都体现在货币价值上。文化企业在融资、投资、兼并重组、上市、改制等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这次出台的虽然只是行业协会出台的指导意见,但对积累无形资产评估和交易经验很有意义。
陈少峰告诉记者,这次出台的指导意见,进行了许多基础理论创新,集成了近年来文化产业研究成果,第一次针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系统地作出规范,尤其是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了明确规范,非常迫切、及时而重要。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根据文化部对300家民营文化企业的专题调研结果,56.7%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超过80%的企业主要依赖自身积累,融资方式极为单一。有统计显示,在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结构中,银行仅占10%,文化产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占比仅为22%,金融对文化企业的融资支持仍然有限。
“文化”和“资本”难以完美对接,主要源于银行业“风险保守型”和文化产业“高风险型”的矛盾。文化企业大多“轻资产”,抵押担保物不足,信用等级不高,难从银行贷款。在全国文化企业中,90%为小微企业,生产周期较长、不确定性大,市场上缺乏同等类型产品可供比较估值。
魏鹏举表示,《指导意见》可以较好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无形资产评估更加有据可依,将较大幅度降低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偿付风险,金融机构也会创新金融产品更好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必须看到,还有一些问题要进一步明确。比如,资产评估的主体是谁?哪些机构具有评估资质?再比如,谁来监督?如何保证资产评估的公信力?”魏鹏举告诉记者。
文化企业作为新型产业,受宏观经济、市场因素与政策法规的影响较大,其未来经营情况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陈少峰表示,此次出台的《意见》只是第一步,评估的结果能否经得起市场检验,能否得到市场主体认同,还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规范的过程,还要针对新情况进行新调整。重要的是“破冰”已经开始,探索已经上路,有望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最后成为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准则”。